高职大专网_云南五年制大专学校,初高中升学规划综合资讯平台
手机版
网站地图
Tag标签
热门专业
首页
高职学校
昆明高职学校
昭通高职学校
曲靖高职学校
玉溪高职学校
普洱高职学校
保山高职学校
丽江高职学校
临沧高职学校
迪庆高职学校
楚雄高职学校
红河高职学校
西双版纳高职学校
大理高职学校
德宏高职学校
怒江高职学校
文山高职学校
中职学校
昆明中职学校
昭通中职学校
曲靖中职学校
玉溪中职学校
普洱中职学校
保山中职学校
丽江中职学校
临沧中职学校
迪庆中职学校
楚雄中职学校
红河中职学校
西双版纳中职学校
大理中职学校
德宏中职学校
怒江中职学校
文山中职学校
卫生学校
昆明卫生学校
昭通卫生学校
曲靖卫生学校
玉溪卫生学校
普洱卫生学校
保山卫生学校
丽江卫生学校
临沧卫生学校
迪庆卫生学校
楚雄卫生学校
红河卫生学校
西双版纳卫生学校
大理卫生学校
德宏卫生学校
怒江卫生学校
文山卫生学校
五年制大专
五年制大专简章
五年制大专计划
五年制大专分数
五年制大专学费
五年制大专电话
五年制大专地址
五年制大专网址
五年制报考指南
五年制大专专业
五年制大专资讯
五年制大专报名
职校专业
卫校招生
高铁招生
航空招生
计算机招生
幼师招生
汽修招生
会计招生
建筑招生
消防招生
设计招生
招生简章
高职大专招生简章
中职中专招生简章
五年大专招生简章
考试资讯
高职大专考试资讯
中职中专考试资讯
五年大专考试资讯
职校资讯
高职大专学校资讯
中职中专学校资讯
五年大专学校资讯
快速报名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职业教育资讯
职业教育产业学院的“进阶密码”
2025-05-06
来源:光明日报
手机版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在产业一线培养更多大国工匠。”
正在学习阶段的职校生,想要触摸到产业“脉搏”,除了进行实习实训,还可以做些什么?当前,高职院校都在因地制宜、因校而异进行探索,创建产业学院,成为多数院校的共同选择。这一举措,旨在通过学校与产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做深做实产教融合,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与适应性,以培养符合现代产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本期,我们继续关注大国工匠培养,深入探讨职业院校如何办好产业学院,以助推职校学生离产业一线近些、再近些……
这段时间,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学生卫硕和郭骐瑞,成了该校产业学院实训车间的“明星”——他们凭借扎实的技能水平,在江苏省技能大赛中获得了奖牌。
从懵懂少年到技能人才,他俩将成绩归功于大二那年参加了产业学院“巧匠班”。卫硕说:“跟以前听理论课完全不一样,在巧匠班里,师傅们带着真项目来了。大家围着智能生产线,一点点学怎么装调。有一次调试电机,咋都弄不好,企业师傅手把手指导。我们边学边练,一直到凌晨才联调成功。通过这种学习方式,我渐渐明白了‘工匠’的含义。那种成就感是课堂学习没法比的。”如今,这对“匠心兄弟”已收到苏州一家企业的研发岗聘书。
何为职业教育产业学院?
“新形态、新模式。”湖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唐智彬多次提及“新”字。他说,产业学院是在政府支持与引导下,由校企深度融合形成的发展联合体。作为高职院校对接区域产业需求的主动布局,它以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是职业教育的新形态与新模式。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产业学院建设进展如何?办好建强产业学院,发展之钥是什么?记者就此展开了采访。
建在“专业”上,更建在“产业”上
建设产业学院,是为了什么?
“总体而言,建设产业学院是响应《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提出的‘塑造多元办学、产教融合新形态’的重要举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宗诚说,产业学院能让职业院校直接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技术经验,实现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就业竞争力。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彭颖晖认为,产业学院是以产业行业为基本单元组建的、以产业需求为核心原则建设的学院。“它不仅建在‘专业’上,更建在‘产业’上,同时兼具产业和教育双重基因,是建成‘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力量。”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国内某知名汽车企业共建了产业学院。该校党委委员、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院长丁天霞告诉记者:“学院联合企业打造‘工位点、生产线、职场域’三位一体的实训体系,引入企业数字化产线改造项目,建成四川省首条新能源汽车售后检测线,并与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共建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测试技术实验室。在‘厂中校’模式下,学生从大一开始即进入企业轮岗实践,通过‘基础技能—专项技能—综合能力’三阶段培养,成长为复合型技术人才。”
在宗诚看来,校企双方共建产业学院,受益的不只是学校。“产业学院为企业提供了人才定制化培养的平台,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确保输出的人才符合产业发展的最新需求。”
丁天霞用实践佐证了这一观点——学校产业学院与企业联合技术攻关,近年解决企业生产线智能化改造难题1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0项。其中“交通事故中新能源车辆安全性深度评价方法及分析系统”开发,为企业创造产值800余万元。
加强制度供给,协调各主体诉求
在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增材制造学院实训车间,学生任强正埋头于操作台前。他的任务是研究并应用眼前的一块块金属材料——从裁剪、铺贴到固化成形,再到装配、机加工,每一步都关乎航空零部件的可靠性。
去年,他通过选拔进入学校创建的华瑞航空产业学院。课程表上“企业定制”的标签格外醒目:常常是上午学习《航空材料学》,下午进入车间学习专业技能。素质拓展中,他们要扮演“企业主管”,学习公司发展、管理基础等理论知识,提升领导力与团队合作能力。“这种‘真设备真项目真要求’的学习,让我们提前适应了行业标准。”他翻着厚厚的学习笔记,里面记满了实操要点。
经过近些年的实践探索,各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已形成三种发展模式。彭颖晖介绍,一是支柱产业驱动型,围绕区域支柱产业链,构建“专业群—岗位群—技术群”矩阵,形成从产业技术标准转化为课程体系的即时闭环机制;二是优势专业主导型,以职业院校自身传统优势专业为支点,整合行业头部企业资源,打造特色化产教融合体;三是区域经济适配型,聚焦区域独特产业集群,构建“政府—行企—院校”协同体,如服务于江汉平原小龙虾全产业链的“小龙虾产业学院”、面向珠三角地区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纺织服装产业学院”等。
宗诚认为,建设产业学院为学校带来了诸多变化:“除了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企业还为产业学院提供先进设备和技术支持,改善了实践教学条件,优化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但不可否认,职业教育产业学院建设仍处于探索期,存在多重挑战。”彭颖晖表示,最主要的挑战是制度供给不足。虽然我国产教融合制度体系不断健全,但制度体系仍存在短板。如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中关于校企双方资产投入界定、产权归属等缺少明确政策依据;产业兼职教师的法律地位、法定权益也存在制度空白。
宗诚进一步分析:“我国现有政策多是针对应用型高校,对职业院校的适应性不足,缺乏专门针对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的制度。部分产业学院组织架构也不完善,作为非独立法人二级学院,法律地位尚不明确。公办职业院校的行政化管理体制与企业的市场化经营方式较难衔接,资源难以有效匹配,导致运行效率低下。”
“更需注意的是,目前缺乏有效激励企业参与的政策措施,致使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此外,‘贴标签’办学现象仍存在,部分产业学院只是在形式上进行校企合作,未能真正体现产业属性,功能定位、产权保护等关键环节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宗诚说。这背后的原因在于主体诉求不同。彭颖晖表示,学校关注育人成效、政府看重民生改善、企业追求经济效益,三者分殊各异的诉求,导致政校企各自优势禀赋资源难以实现“乘数效应”。
办学场域向产业园区延伸,教学场景与真实生产环境对接
未来,如何办好建强职业教育产业学院,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完善制度体系是重中之重。”宗诚表示,教育部门应联合相关部委,针对职业学校制定专门的产业学院建设政策,明确建设标准、退出机制等,重点突出服务产业发展、培养“双师型”教师、做实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任务,为产业学院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还应进一步优化运行机制。在政策制度引领下,可尝试推动产业学院建立独立法人实体,使其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灵活适应市场需求。同时建立深度合作机制,例如采用校企共建、公司化运营的方式,破解‘引企入校’难题。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地方政府可通过产业引导基金等形式带动市场资本投入,助力产业学院孵化中小微企业,实现自我‘造血’,服务地方产业集群发展。”
“当前,产业学院大多由某个职业院校单独联合当地政府、企业行业建设,导致同一区域内存在不同职业院校建设同质化产业学院的现象。”因此,彭颖晖建议,同一区域内不同职业院校可以锚定特定产业联合建设产业学院,甚至可以联合本科院校共建产业学院。“通过税收抵免、专项补贴等构建激励政策体系,鼓励和引导企业行业主导,在企业、工厂建立产业学院,将生产标准直接转化为教学标准。此外,还应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组建由行业专家、技术骨干、教育学者构成的产教融合委员会,定期评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
彭颖晖特别提出,可尝试将办学场域向产业园区延伸,形成“教学区—研发区—生产区”三区联动的物理载体,在园区内建设“前校后厂”实训基地,使教学场景与真实生产环境无缝对接。“在这个办学空间内,应重点打造三类功能空间:技术服务中心(承担工艺改良任务)、技能认证中心(开展1+X证书考核)、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培育小微科技企业)。通过空间重构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立体化衔接,能更好形成‘教学—研发—生产—再教育’的闭环生态。”
(记者晋浩天通讯员庞卓婉)
文章TAG:
产业 职业教育质量 教育强国 实习实训 校企共建 学院学生 产业集群 进阶 高职院校
上一篇:
首批长期照护师持证上岗
下一篇:
新一轮“双高计划”建设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机制创新座谈会举办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文由第三方发布,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网站(www.gaozhidazhuan.com)无关。本网站不对该页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真实性和知识产权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删除:13099905487。
中你可能感兴趣的信息
热门标签
热门文章
最新推荐
客服电话
13099905487
联系微信
微信添加好友咨询
返回顶部
友情链接:
阳光云招考
云南省招生考试院
云南省教育厅
昆明市民办教育协会
高补吧
五年制大专学校
|
高职大专学校
|
高职单招学校
|
中职中专学校
|
普通高中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免责声明
|
在线报名
|
关于我们
电话:13099905487
Copyright 2015 - 2025
高职大专网
滇ICP备1500102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