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职业教育资讯

李春明:让职业院校成为人才“蓄水池”和产业“助推器”

2025年是教育强国建设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人民网教育频道联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共同开展策划,推出“建设教育强国”系列访谈栏目,邀请高等教育领域专家学者畅谈思考体会、凝聚发展共识。

“通过产教深度融合、评价体系革新、办学能力提升等系统性工程,职业院校将成为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才‘蓄水池’和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在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即将举办之际,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春明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李春明认为,职业院校的改革需以动态适配、前瞻引领为目标,既要紧跟产业变革趋势,也要主动塑造未来技能需求。

推进职业院校改革实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适配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李春明表示,这对职业院校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结合当前产业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他建议从六个方面推进职业院校改革:

一是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强化校企协同育人。职业院校需通过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建立,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精准对接。二是动态调整学科专业,增强人才培养前瞻性。职业院校需依托区域经济人才供需对接大数据平台,定期分析产业需求变化。三是深化评价体系改革。突出实践能力导向,引入企业参与考核,建立以技能水平和岗位贡献为核心的专业评价标准。四是提升关键办学能力,打造特色化发展路径。五是推动职普融通,拓宽学生发展通道。六是用好职教政策,营造多方协同发展环境。

探索高质量发展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做出全面战略部署,要求“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李春明介绍,为了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主要从六个方面深入探索:

一是创新办学体制,政企共建共管构建发展新格局。长春市政府与中国一汽构建“双元主体”办学体制,形成“有组织教学、有组织科研、有组织服务”的汽车产教融合生态系统。二是重构培养体系,打造“红旗工匠”自主人才培养新范式。三是锻造师资队伍,校企一体打造工匠之师新高地。四是创建融合学院,教、培、产、科一体培育发展新动能。与中国一汽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智慧汽车产业学院等六大产业学院。五是创新基地模式,校厂耦合打造实践育人新平台。与龙头企业共建140余个实训基地。六是塑造国际品牌,教随产出开创国际发展新路径。

“面向汽车产业发展新生态,学校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向着行业性、开放式、创新型一流职业技术大学的建设目标奋进,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贡献职教力量。”李春明表示,作为东北首个公办职业本科高校,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肩负“服务汽车产业升级,助推东北振兴”使命,坚持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不断探索实践,走好职业本科高质量发展之路。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网站(www.gaozhidazhuan.com)无关。本网站不对该页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真实性和知识产权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删除:13099905487。
中你可能感兴趣的信息
热门标签
热门文章
最新推荐
客服电话
联系微信

微信添加好友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