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职业教育资讯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探索思政教育新形式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张赟芳)7月2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双创学院木工实践基地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大思政课”。来自小学的40名少先队员,在大学生志愿者的指导下,用传统木工技艺复原抗战时期民居模型,以匠心劳作触摸历史温度,这也是双创学院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思政教育融入实践、深化双创育人理念的创新探索。木工师傅给学生讲解工具使用方法活动当日,阳光洒进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木工实践基地,古朴的斧、锯、刨、凿等工具整齐排列。在专业教师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从认识工具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开始,逐步开启木工实践之旅。手握锯子切割木料时,许多孩子因力度把控不好而让锯齿偏移,但他们没有放弃,在“稳、准、慢”的口诀引导下反复尝试。当第一块平整的木板成功切割完成,孩子们欢呼雀跃,眼中满是自豪。在拼接环节,有同学发现直角拼接存在缝隙,积极思考,在老师的启发下,利用木楔加固,最终实现了严丝合缝的效果。学生手握锯子切割木料此次木工实践课,并非单纯的技艺传授,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教育课。在制作过程中,教师们结合抗战历史,为孩子们讲述那段峥嵘岁月里,先辈们如何用双手建造防御工事、搭建临时住所,在艰苦条件下顽强抵抗外敌入侵的故事。从简陋的木屋到隐蔽的防空设施,每一处建筑都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勇气,都见证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孩子们一边动手操作,一边聆听故事,深刻体会到如今和平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爱国之情在心中悄然生长,他们纷纷表示要珍惜当下,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此次木工实践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活动,是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双创学院实践育人理念的又一次成功延伸。它打破了传统思政教育的固有模式,将传统文化传承、工匠精神培育与红色精神教育有机结合,让思政教育变得更加生动鲜活、可触可感。学生学习拼接木料该活动是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项目的重要实践。据悉,该基地已形成“传统工艺+红色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将木工思政课与国家政策、革命文化进行多维度结合,形成“红色基因+工匠精神+时代使命”的三重奏鸣结构。正如参与指导的志愿者付迁所言:“孩子们刨出的每片木花,都是播撒在心里的红色种子。”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网站(www.gaozhidazhuan.com)无关。本网站不对该页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真实性和知识产权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删除:13099905487。
中你可能感兴趣的信息
热门标签
热门文章
最新推荐
客服电话
联系微信

微信添加好友咨询

返回顶部

电话:13099905487

Copyright 2015 - 2025 高职大专网 滇ICP备1500102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