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职业教育资讯

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红色研学中汲取奋进力量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尹晓军)盛夏的井冈山,绿意盎然。今年暑期,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12名师生组成“星火融媒社”社会实践小分队,与来自全国52所高校的665名青年学子共同参与2025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在为期9天的红色研学中,探寻初心密码,汲取奋进力量。7月18日,实践小分队抵达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在苍松翠柏环绕的基地主楼前,师生们庄重合影,开启了这段意义非凡的实践之旅。当晚,国防科技大学“高地薪火”硕博宣讲团的卫国戍边故事,让队员们深刻理解了“奋斗需要志存高远、坚韧不拔、众志成城”的时代内涵,红色种子在心中悄然扎根。队员们参与现场专题教学。薛宇翔 摄实践的第一课,是对井冈山革命历史的深入学习。师生们参加“祭奠井冈英烈”仪式教学,聆听英雄故事、重温入团誓词,沉浸式体验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在信念与鲜血铸就的往事中沉思。“井冈山的星火早已融入血脉,我们将带着这份信仰,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奋勇前行。”“星火融媒社”社长薛宇翔说。通过八角楼广场的现场专题教学,队员们了解到毛泽东曾在八角楼的清油灯下,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部著作。在地处井冈山西南面的大井毛泽东旧居,队员们参观了毛泽东、朱德等人的旧居,深入了解革命先辈与战士同甘共苦,在艰苦环境中坚持革命斗争的往事。黄洋界保卫战旧址群的现场,队员们驻足炮台遗迹前,仿佛听见当年军民联防的呐喊穿越时空——这正是井冈山精神中“依靠群众求胜利”最鲜活的注脚。“星火融媒社”成员王宇航在研学日记中写道:“黄洋界的硝烟早已散尽,但那段‘军民一心守哨口’的历史告诉我们,井冈山精神的根脉深扎在群众之中。”在“三湾改编”情景教学中,队员们通过模拟“缩师为团”“成立士兵委员会”等改编场景,亲身体验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重要性,领悟到革命先辈们在艰难环境中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小井医院旧址内,130名红军重伤病员宁死不屈的壮举,让队员李婷红了眼眶:“每一件文物都是教科书,每一段历史都在召唤我们传承红色基因。”队员们在参观间隙,讨论交流心得体会。薛宇翔 摄“歌声中的红色记忆”音乐党课,队员们用嘹亮歌声重温革命岁月,在协作中增强凝聚力;“红军的一天”体验教学,队员们沿象山庵崎岖山路急行军,踩泥泞、寻草药、干农活,在茅坪镇坝上村农家学做红军餐,当炊烟升起,听革命先烈李筱甫之孙李祖讲述红色故事,真切体会到“军民鱼水情”的深刻内涵。从“祭奠井冈英烈”的仪式教学到革命旧址现场专题教学,从八角楼的灯光到黄洋界的炮声,队员们在沉浸式学习中完成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淬炼。“井冈山教会我们,青春应在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使命中绽放,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队员周腾说。实践中,“星火融媒社”依托丰富的活动内容,记录下一个个珍贵的瞬间和感人的故事并通过线上线下传播。“我们要让井冈山精神通过新媒体‘活’起来,传得远,让更多的人了解井冈山精神,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团队指导教师张玉红说,参与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也展现了学校以红色实践育人为抓手、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育人成效。作者:尹晓军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网站(www.gaozhidazhuan.com)无关。本网站不对该页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真实性和知识产权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删除:13099905487。
中你可能感兴趣的信息
热门标签
热门文章
最新推荐
客服电话
联系微信

微信添加好友咨询

返回顶部

电话:13099905487

Copyright 2015 - 2025 高职大专网 滇ICP备15001023号-3